齐鲁网·闪电新闻12月29日讯 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那么,学生的创新素养如何培育?近日山东省教育厅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学生创新素养培育体系建设的意见》,提出,创新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在国内率先形成整省推进学生创新素养培育的制度体系和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今日,山东省教育厅举行新闻通气会,对《关于加强新时代学生创新素养培育体系建设的意见》进行了深入解读。
《意见》提出,要依托高校优势学科,组建一批省级创新人才培育学院,建立健全与创新学校、中小学创新素养培育基地等的对接机制,有效解决拔尖创新人才、超常儿童、偏才怪才等的升学通道问题。据介绍,目前省内部分学校已经开始探索这项工作。《意见》强调,创新教育并非只针对少数拔尖创新人才,而认为创新素养是每个现代公民都应当具备的关键能力和品格,目标是全体学生创新素养的普遍提升,是面向人人的普惠性教育。
《意见》还明确了各学段的重点目标和领域。学前教育阶段,以激发创新兴趣为主,注重游戏活动,培养想象力,保护好奇心,加强创新体验。小学阶段,以培养创新意识为主,注重养成学生广泛学习的兴趣和注重探究的意识。初中阶段,以培养创新思维习惯为主,加强创新技能训练,初步培养创新实践能力。高中阶段,以培养创新志趣为主,注重形成批判性思维和辩证性思维能力,逐步完善创新人格。高等教育阶段,以发展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为主,注重培养开拓创新的精神、自主创新的能力、坚韧不拔的毅力。